你好,歡迎來到萬化易購!
發布日期:2021-12-06
瀏覽:587
工業廢水治理指的是工業生產過程用過的水經過適當處理回用于生產或妥善地排放出廠,包括生產用水的管理和為便于治理廢水而采取的措施。我國的工業廢水主要來源于化工、造紙、紡織、煤炭、農副食品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和電力等行業,合計排放占比超過60%,成為工業廢水主要排放源,也是廢水處理最為集中的領域。
工業廢水治理指的是工業生產過程用過的水經過適當處理回用于生產或妥善地排放出廠,包括生產用水的管理和為便于治理廢水而采取的措施。我國的工業廢水主要來源于化工、造紙、紡織、煤炭、農副食品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和電力等行業,合計排放占比超過60%,成為工業廢水主要排放源,也是廢水處理最為集中的領域。
近年來,隨著工業發展步伐加快,中國的工業用水量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2014-2019年工業廢水逐年微降。2019年中國工業用水總量為1237億立方米,同比下降1.9%。
不同工廠排出的污水類型以及含有的污染物也是不同的,一般工廠中排出的污水水體總量都比較大,加上冷卻水以及其他用水等污水組成成分都比較復雜,比如石油工業中的污水當中烴類及其衍生物的含量很高,并且含有多種不同重金屬物質,污水來源多、成分各異,和工業生產密切相關,難以確定污水水質水量。而這些含油或者含有有毒重金屬的污水混入生活用水以后,將會給人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危害;若是流入到農田當中可能會導致莊稼干枯死亡,嚴重影響農作物產量。2019年中國廢水排放量252億噸,同比下降33.3%。
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有利于國力的增強,也導致了環境污染問題十分嚴重,如工業廢氣導致的嚴重霧霾和工業廢水導致周邊河流和水源污染等。給區域內的居民正常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要求污水處理部門必須提高處理技術,同時做好對污水的回收利用,真正貫徹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讓工業發展走上綠色大道。2019年工業廢水處理市場規模為1007.5億元,同比增長8.5%。
工業廢水作為生態環境的重大污染源之一,我國政府十分重視工業廢水的減排和處置,為此,發布了多項政策鼓勵工業廢水處理行業的發展。
2020年7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印發《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縣級及以上城市設施能力基本滿足生活污水處理需求。
2021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從國家戰略高度對污水資源化利用做出全方位部署。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到2025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全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爭達到70%以上;城市和縣城污水處理能力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水環境敏感地區污水處理基本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京津冀地區達到35%以上,黃河流域中下游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力爭達到30%;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以上。
我國在10 多年前就已開始治理工業廢水,并不斷加大投入,大部分工業企業也都建設了廢水處理設施;同時,國家實行排污許可證制度,要求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廢水的企業事業單位,應取得排污許可證。但由于違法成本低,加之監管不到位、執法不嚴等原因,工業企業偷排、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的現象仍舊頻頻發生。廢水污染事件引發社會輿論持續關注,并將進一步成為推動政府出臺更嚴格治理政策措施的催化劑。
工業廢水治理行業與經濟周期的變化緊密相關,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以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波動。在國民經濟發展的不同時期,國家的宏觀政策也在不斷調整,該類調整將直接影響到工業廢水治理行業的發展。我國經濟近年來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今后一段時間,在國家有效宏觀調控的基礎上,國民經濟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工業廢水治理行業作為朝陽產業,受益于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也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期。
“十四五”期間,隨著環保治理的不斷深入,工業廢水處理行業仍將保持穩定增長,保守估計到2025年,工業廢水市場規模將將達到1262億元。
上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