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萬化易購!
發布日期:2021-11-24
瀏覽:727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及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污染問題隨之日益嚴重,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間逐漸失調。當前,繼城市霧霾、城市植被破壞等問題后,城市黑臭水又成為下一個受廣泛關注的污染問題,加大黑臭水體治理迫在眉睫。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及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污染問題隨之日益嚴重,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間逐漸失調。當前,繼城市霧霾、城市植被破壞等問題后,城市黑臭水又成為下一個受廣泛關注的污染問題,加大黑臭水體治理迫在眉睫。
黑臭水體治理是指通過一系列舉措,對黑臭水體進行環境問題診斷、分析黑臭成因、核定污染物負荷、確定控制目標、制定黑臭水體治理實施方案等,以達到消除水體黑臭現象的目的,包括對黑臭水體排查識別、制定治理方案、進行工程實施、檢測評估以及長效管理。
當前我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已初見成效,未來工程將主要集中于農村及非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及黑臭水體運營維護,預計未來15年內仍有較強行業需求。
黑臭水體治理行業現狀分析
中國是一個干旱缺水嚴重的國家,2017年中國人均水資源量為2,074.5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缺乏的國家之一。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社會經濟得到飛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污染問題也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水環境治理已日漸成為經濟發展和水資源保護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此,大力發展水環境治理技術和產業化,是防止水體污染、緩解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水環境治理行業將在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發揮極其重要作用。
2015年4月,《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正式出臺,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城市黑臭水體總體消除,從此正式拉開了我國黑臭水體治理的序幕。此后,國家相繼發布了《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等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相應配套細則,各省市積極發布黑臭水體治理方案,黑臭水體治理行業需求愈發提升。
當前被業內廣泛認可的發展潛力最大和較具有發展勢頭的修復技術就是生物生態修復。該修復方法相較于物理修復和化學修復更具優勢。從宏觀角度看,傳統層面上的物、化修復法已很難從本源上完成對黑臭水體的治理,并達至長久治理的功效。生物修復法是依托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長代謝降解、轉化和凈化各類污染物。經由該項技術的治理,水體得以恢復生態系統的一般功能,并初步擁有自凈功能,從長遠來看對黑臭水體完成了較為完全意義的治理。就當前而言,生物修復技術法包含:人工濕地、水生植物塘、生物膜法和生態浮島等。
如今,國家對于黑臭水體的重視程度非常高,近年來國家對于黑臭水體的治理也卓有成效。盡管如此,對于黑臭水體的治理并不徹底,黑臭反復的情況非常普遍,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原因還是對于水體的治理治標不治本。如同前面所分析的原因,雖然對于黑臭水體的內源污染進行了相應的治理與控制,尤其是直接通過挖除污泥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對于外源污染的監管與控制沒有同時處理好,所以導致外源污染還在繼續,即使短時間內沒有出現反復的情況,長此以往同樣會再次出現黑臭情況。另外,不同城市及區域的黑臭水體產生原因不盡相同,而我國確實還缺乏對于小型黑臭水體的專項研究,所以才會導致水體黑臭情況反復。
因此,對于黑臭水體治理,國家需進一步制定相關目標,深入研究各地區黑臭水體形成機理,搜集各類有關案例、數據,并且對于治理方法、治理效果等進行跟進,形成新的數據庫;加強與大數據中心的合作,排除可能引起水體黑臭的安全隱患;針對不同形成原因制定相應的處理標準;完善監管機制,尤其是外源性污染源的監管,以確保黑臭水體治理的成效,避免黑臭問題反復出現,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水環境問題,緩解我國用水壓力。